当一个人不刻意社交,不想讨好任何人,就要恭喜了
推荐文章
今日主播 | 宁语
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,现在有很多人,都默默屏蔽掉了自己的朋友圈。
以前经常组织聚会的人,如今一个月都叫不出来一次。
以前时常在朋友圈点赞的人,现在好几个月见不到踪影。
很多时候问及现状,会发现大部分人的精力要么放在了家庭身上,要么放在了自己身上。
也许有人会觉得,这样的人很不合群,会被这个社会孤立。
但现实恰恰相反。
当你看到一个人开始变得沉默、安静时,反倒要恭喜他了。
因为他并非从社交圈里消失了,而是更注重自己的内心世界了。
摒弃浮华,专注自己
这些年,身边越来越多的朋友都变得安静了起来。
早些年经常约饭喝酒的饭友,如今再打电话也很难聚在一起了。
有时候我也感慨,人这一生就像走在一条先向外,再向内的路。
前半程,你会期待收获鲜花和掌声。
后半程,才会逐渐舍弃外界的浮华。
也许,一个真正清醒的人都明白,只有摒弃外界喧嚣,专注内心成长,才算是找到了生命的真正价值。
说到这里,想起任贤齐,在很多人眼中,他就是一个摒弃外界浮华,专注修炼自己的人。
1997年,他曾经靠一首《心太软》火遍大江南北,创下了2600万销量的记录。
那之后的几年,只要是他发布的歌几乎首首都是爆款,他一个人扛起了华语乐坛的又一巅峰时期。
这之后,任贤齐进军电影行业,他想像在歌坛这样,也在影坛上留下自己的姓名。
可惜,这一路他走的并不顺遂,虽然赚到了一些钱,但盛名远不如前。
按照他当时所能触碰的资源,还处在流量风口的任贤齐,完全可以靠真人秀再度出现在大众面前。
但他没有,他开始去可可西里拍纪录片,用双脚丈量茶马古道,会去山区里和当地孩子一起生活,还会帮助当地人解决用水困难的问题。
看起来他做的这些事情,无论是对自己的复出,还是对自己再度赚钱都毫无用处。
但经历过巅峰时刻的他活明白了,知道了盛名总是留不住;
那不如将更多的时间拿来专注到自己身上,去做一些真正有价值的事情,远比被流量裹挟着生存更为重要。
纪伯伦曾说:“每个心灵都有自己最孤独的角落,那里没有人可以进去,只有自己。”
对于太多人来说都是这样,年少时我们有多么期待获得外界的认可,成熟后就有多么期待追求内心的真实。
那些安静下来的人,有时候并非他们不拼了,而是他们摒弃了浮于表面的交际。
他们也知道,当你开始把所有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时,就会发现,周遭的烦心事不复存在了,那些让你内耗的事情也变得没那么重要了。
内心充盈者,独行也如众。
降低期待,提升自己
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,都热衷于从别人的身上找寻自我的价值。
一件事做得好了,总想收获他人的认可,取得什么成就了,总想发到朋友圈被他人点赞。
以前,我也热衷于去做这件事,但年岁渐长越发现,一个真正厉害的人,是很少会在他人身上投射期待的。
因为他知道,靠山山会倒,靠人人会跑,我们真正能依靠的,是一个拥有着强大内心的自己。
《玫瑰的故事》中的黄奕玫,就是这样一个女孩。
她的家境很好,人长得也漂亮,脑子还很灵光。
亦舒笔下的女孩,也大都是这个样子。
但和大部分空有皮囊的女孩不同的是,黄奕玫却过的无比清醒。
大学刚毕业时,她想以最快的速度获得职业上的成长,于是去做了助理岗位,端茶倒水、跟着老板谈项目、揣摩老板心思。
她心里清楚,跟着这个公司最厉害的人,一定能学到更多东西。
恋爱关系不顺利的时候,她没有想方设法去证明对方是否爱自己,也没有拼尽全力留在对方身边。
而是潇洒转身,考取了复旦大学心理学的研究生,潜心学习,将感情放在心底,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在自己身上。
婚姻关系不顺利的时候,她也没有抱怨,她理解人性中的偏执和固执,但她并不期待别人能为自己做出改变。
相反的,她趁着孕期疯狂读书,学习育儿知识,将育儿的实践与过往的心理学知识结合起来,不断地提升自己。
去看她人生的轨迹你就会发现,她早已摆脱了要靠别人认可才能获得内心平静的时刻,她始终坚持自己生命的主线,也因此活成了自己人生的女王。
看过一句话说:
每个优秀的人都有一段沉默的时光,那段时光是付出了很多努力,却得不到结果的日子,我们把它叫做扎根。
对黄奕玫来讲是这样,对我们大多数来说也是这样。
在面对生活的困境时,不必太纠结于当下,也不必太忧虑未来。
与其将所有的能量放在对别人的期待上,不如把更多的时间放在对自己的提升上。
到那时你就会发现,努力比堕落充实多了,孤独比将就有趣多了。
减少交际,强大自己
前些天一直追奥运会,相比中国队拿下的40枚金牌,这届奥运会最让我意外的,是运动员们的心态。
尤其是00后小将潘展乐。
参加比赛的时候他才19岁,一举打破了记录,游出了46秒40的好成绩,斩获金牌。
当时他的成绩令很多外国教练感到诧异,他们不相信黄种人能游出这么好的成绩,也不相信一个才19岁的男孩,能游过查尔莫斯,打破世界纪录。
甚至在这次比赛过程中,中国运动员们所接受的兴奋剂检测,也要比其他国家的运动员多得多。
面对这样的质疑、不公,接受采访时的潘展乐是这样说的:
“我觉得他说得很好,最好多说几次,误导一下西方人,这样我们就能起来了。”
在他眼里,“非人类可能”这样的话,就是一个所谓的框定。
但他并不在意:
“框是人设的,好的框框我会跳进去,不好的框,打破它。”
去看他接受采访时候说的话,就知道潘展乐是一个内心非常强大的人。
他很清楚自己的目的,所以在面对外界质疑时,他想的不是怎么反驳,而是通过强大自己来自证。
这种强大,不仅仅是业务能力上的,也有心态层面的。
前两天有消息报道,说回国之后的潘展乐解散了唯一的粉丝群。
这个群,还是2021年他自己创建的。
开始的时候人数并不多,都是一群喜欢他和喜欢游泳赛事的人,巴黎奥运会大火以后,大批网友申请加入,潘展乐干脆解散了。
他明白自己还处在巅峰期,他要做的是静下心来继续强大自己,才能守住所处的位置,才能在未来四年不断打破自己的记录。
他也没那么喜欢被围观。
出名后再回国,一天五个采访,他觉得自己已经“麻了”。
不能一个人单独出去了,因为不管到哪里都有人围着要签名。
他不喜欢这些人总是围着自己转,更希望他们关注的是自己的成绩和训练。
今年才刚刚过完20岁生日的他,比很多四五十岁的人还要清醒。
其实你去看世界上很多成功的人就会发现,越是厉害的人,越想低调一点,清净一点。
他们不会参加那么多的社交聚会,也不会刻意维持好自己的圈子,而是用更多的时间去精进内心,去强大自己。
因为他们知道,只有自己够厉害了,那些你想要的,终究会围聚在你的身边。
而这一切的前提条件,从来不是别人,而是自己。
人这一生,终究要活出自己
毕淑敏说:随着年岁的增长,我们无法再像小孩子一样随心所欲地表达情绪,更多的是将心事深藏心底,自我消化。
这不是一种无奈,而是一种成熟。
年岁渐长,经历的事情多了,愈发明白了人心难求,也愈发明白了我们这一生,终究只能活出自己。
身边有朋友固然是好,但再好的朋友大都只能陪我们走过一程。
身边有亲人也是喜事一件,但再亲密的关系,没有共同经历,也难谈感同身受。
大部分时候,我们能依靠的,只有自己。
既然如此,不妨将人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自己身上,在孤独的时候修炼自己,在失意的时候提升自己,在经历浮沉的时候强大自己。
唯有此,才能在这纷繁复杂的世界中,追寻到内心的平衡和安宁。
与你共勉。